莹观天下|“我将归于沉寂”,“股神”巴菲特在谢幕信中都写了啥
“我将不再撰写伯克希尔的年度信函,也不会再在年会上滔滔不绝地讲话。”11月10日,95岁的“股神”沃伦·巴菲特发表了一封“谢幕信”,宣布将于年底卸任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。今年5月,巴菲特就已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年底退休,如今这位在投资市场叱咤半个多世
“我将不再撰写伯克希尔的年度信函,也不会再在年会上滔滔不绝地讲话。”11月10日,95岁的“股神”沃伦·巴菲特发表了一封“谢幕信”,宣布将于年底卸任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。今年5月,巴菲特就已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年底退休,如今这位在投资市场叱咤半个多世
两代股神,三次会面向巴菲特提问,要花上数百万美元吃午餐,向段永平提问,只需要登录雪球,或者现在也可以打开播客。今年11月10日,95岁的巴菲特,和64岁的段永平来了一段隔空神交。前者在感恩节写出最后一封致股东信,并表示这是他作为伯克希尔CEO的谢幕之作。彼时,
想在股市里翻身?难。但总有人好像开了挂,比如巴菲特。今天咱们不聊玄的,就把他那套能点石成金的玩意儿,用人话给扒一遍。看懂一半,你可能就明白为啥自己总当韭菜了。
我刚看到佩洛西家族的投资回报率时,差点以为多看了个零。16930%的回报率,道琼斯指数同期的涨幅仅为2300%——这不是股神是什么?
经常刷财经内容的朋友,肯定见过这类吸睛标题:“22岁炒股大神”“尾盘买法稳赚不赔”“3年抓425个涨停”。看着年轻“股神”分享的“独家技巧”,再配上几张盈利截图,不少想赚快钱的投资者都动了心,琢磨着跟着抄作业就能轻松盈利。但说实话,这些说法全是忽悠人的套路,背
最近刷手机,总能看到有人吹“26岁股神靠‘7514选股法’,5分钟锁定次日必涨股”!点进去一看,又是“独家公式”“内部技巧”“躺着赚钱”的套路。咱普通股民看了是不是心动?先别急,今天咱就聊聊:这“7514选股法”到底靠不靠谱,炒股真有这种“躺赚”捷径吗?
很多做交易的人喜欢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,甚至把这些成功经验原封不动地用在自己的实盘操作中,结果却没有取得预估的效果。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这些成功经验,认为这些经验都是骗人的把戏。殊不知,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。
近日,DeepSeek在香港大学发起的“AI-Trader”项目中,以9.68%的收益率完胜GPT、Claude、Gemini等全球顶尖模型,成为首个在真实美股市场实现自主盈利的AI交易系统。
2025年10月23日,私募排排网直播间里,一位陕西口音浓重的投资者侃侃而谈:“4300点或是大牛市起点,我坚持这个观点不变。”
DeepSeek在港大「AI-Trader」项目中以9.68%收益率击败GPT、Claude、Gemini等全球顶级模型,成为能够在真实美股市场实现自主盈利的AI交易系统,这标志着AI在金融实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。
在股市中,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困境:明明选对了股票,却总是赚点小钱就跑了,错过大行情;或者一不小心重仓被套,眼睁睁看着账户缩水。其实,炒股盈利的关键不在于选股技术,而在于仓位管理。
最近刷财经消息的时候,刷到个挺扎眼的说法——有个自称“25岁天才股神”的人,说自己两年内轻松抓了248个涨停,还说全靠一套“涨停回调法”。这消息一出来,不少刚进股市的朋友都跟打了鸡血似的,到处问在哪儿能学这方法。但说真的,看到这种话,我得跟大家掏心窝子唠唠:股
在A股突破3900点,市场一片火热之时,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在发生:有超过七成的散户投资者在本轮牛市中出现亏损,甚至有人亏得比熊市还惨。
前几天跟老股民老张喝茶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账户——半年前还在跟我吐槽“被套3年,本金亏了快一半”,现在账户竟然浮盈173.15%!我以为他走了狗屎运,追问之下才知道,他没碰那些暴涨的妖股,也没跟风追热点,就靠一套“隐龙战法”,跟着主力节奏慢慢赚的。更意外的是,这
格隆汇10月3日|有“科技股女股神”称号的伍德(Cathie Wood)掌舵的方舟投资(Ark Invest),上月时隔4年再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后,本周连续3日增持阿里,同时进一步买入百度,加大押注中资科技股。
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奇叙事中,“股神”林园的形象被镀上了一层金光:从8000元入市到身家千亿,从草根散户到“中国巴菲特”。然而,当光环被层层剥开,这位投资偶像的真实面貌却充满矛盾与争议。他的崛起并非单纯的财富神话,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资本叙事与市场博弈的混合体。
若论投资天赋,摩羯座堪称十二星座中的“股神”附体。他们天生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对金钱的嗅觉堪比猎犬。别人还在为涨跌焦虑时,他们早已在低点悄悄建仓;当市场狂热时,他们却能冷静地高位套现。这种“别人贪婪我恐惧,别人恐惧我贪婪”的境界,仿佛刻在他们的基因里。
以投资“颠覆性创新”闻名的华尔街女股神凯西·伍德,四年来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,并增持百度至4700万美元。
这个被称为“巴菲特指标”的量规,衡量的是美国公开交易股票的总价值(Wilshire 5000指数)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(GNP)的比率。在2001年《财富》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,巴菲特称该指标“可能是衡量任何特定时刻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”。包括著名投资者保罗·
近年来,随着国家发布多项有利政策支持电影行业,国产电影越来越火,票房轻松过亿甚至几十亿的电影一部接一部,国内票房不断突破新高,让无数人看到了美好的“钱景”,纷纷转战电影投资市场。多数人都认为影视行业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行业,却不知道影视投资的复杂性,影视投资其实是